全球今头条!漯河:产业发展增活力 ——喜迎第二十届食博会系列报道之一
五月的沙澧大地,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资料图】
以会为媒,汇集八方宾朋,从一个食品行业的小型节会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展会,食博会质量一年比一年高、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影响一年比一年大,让漯河这座北方小城蜚声海内外,促进了漯河食品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我市食品工业主导地位突出,特色优势显著,群体不断壮大,名企名牌荟萃。被称为国内食品行业“风向标”的漯河食博会已成功举办19届,为众多食品企业及产品购销搭建了高质量的展示和交易平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河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商务部重点引导支持的全国性展会之一,也是我市食品产业生态供应链打造中的关键一环。
我市以食博会为平台,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吸引美国高盛、美国杜邦、日本火腿株式会社、中粮集团等国内外重量级食品企业来漯投资兴业。据统计,全市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内的项目,80%以上是通过食博会引进的。以食博会为平台,推进“三链同构”,开展产业合作,打开了食品业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大门,为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食品商贸流通、促进食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食博会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张名片,提升了我市的名气、人气、财气,叫响了“漯河制造”,促进了我市食品工业与全国食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我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1986年,建省辖市之初,全市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1.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3%。目前,全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总量约占全省的1/5、全国的1/50,已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在漯河,食品产业特色优势显著。全市有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装材料、食品机械六大产业集群。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2类食品行业中,漯河就拥有18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火腿肠、冷鲜肉产销量全国第一;年加工小麦等粮食600多万吨,占全省粮食加工量的15%,日产休闲食品3500吨,麻辣面制品产销量全国第一;在国内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双汇;在香港,漯河供应的肉制品占全港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在北京,来自漯河的肉制品、无公害蔬菜在市民菜篮子中占近20%。
在漯河,食品骨干群体持续壮大。目前,全市有各类食品加工单位7000多家,其中规上食品工业企业197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4.5%;从业人员13万多人,占职工总数的40%。全市营业收入超600亿元的食品企业1家,超50亿元的2家,超20亿元的1家,超亿元的30余家。
在漯河,食品名企名牌荟萃。双汇发展、南街村集团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亲亲食品、晋江福源、北徐集团等8家企业入围河南省百强工业企业。全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64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7个。2022年,双汇品牌价值高达756.12亿元,连续26年位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母公司万洲国际是世界500强企业。卫龙、旺旺、盼盼等一批面制品企业享誉国内外,卫龙辣条销量全球领先,热销30多个国家,一年卖出100多亿包,成为国际网红零食。
在漯河,食品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全市基本实现了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销售网络化、产业集群化、配套体系化,特别是去年揭牌运营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更为持续做大做强漯河食品产业提供充足技术支撑。即将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将用好用足中原食品实验室资源,策划组织一系列高层次、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论坛会议,围绕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及预制菜风口展开讨论,引领行业风尚。
开启新征程,续写新传奇。具有行业“风向标”性质的食博会已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也必将为漯河市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延链补链强链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平台,助力漯河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让“漯河味道”香飘全国、享誉世界。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