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业“自救”进行时|天天微速讯
“现在能救碳酸锂的,就只有他们(锂盐厂)自己了。”3月底一位锂电行业人士曾评价称。
进入4月,碳酸锂“跌跌不休”的趋势仍未扭转。富宝锂电数据显示,4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区间已降至19.6万元到22.8万元,中间价为21.2万元/吨,较去年底高位已跌去逾60%。
上述锂电行业人士如此评价的逻辑是,由于碳酸锂需求前置释放,再加上消费淡季的影响,导致今年年初至今需求端没有明显起色。而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新的供需平衡或只能依靠供应端做出一些改变,就比如上游企业主动减产,甚至是停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媒体报道,对于近日每天跌近1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宜春四大云母提锂企业中一半已经选择了停产。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向4家锂盐上市企业核实生产情况后了解到,目前减产较为明显的主要集中在产能较小的企业,具备低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虽然普遍反馈库存水平较高,但是仍然在正常排产。
比如江西一家云母提锂企业人士便反馈称,“公司在主动控制产量,产能利用率维持在20%左右,生产出来没地方堆。”
永兴材料、天华新能等上市公司则普遍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未受影响,只是产品价格会跟随市场做出调整。
停产、减产与否,归根到底还是成本的问题,不同企业因为原料类型、来源和自给率等差异,各自成本存在极大差异。
“(进口锂精矿加工)生产成本预估在28.4万元/吨左右,原料端销售模式不一,成本计算不一,长协、自有、现货成本不一,锂辉石制备碳酸锂目前确实存在成本倒挂的现象。”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曲音飞指出,资源端无有效支撑的,厂家规模较小的企业或将率先停减产。
成本红线
虽然进口锂精矿近期连续回调,但整体跌幅要滞后于锂盐价格,这就使得以进口矿为原料的企业十分难受。
仅以富宝锂电数据为例,4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区间为19.6万元到22.8万元,中间价为21.2万元/吨。当天,6%品位进口锂精矿中国到岸价为4020-4200美元/吨,中间价为4110美元/吨。
按照汇率和8:1的生产比例计算,仅锂精矿一项,成本就达到了22.62万元/吨,高于上述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
这其中还未包括职工薪酬费用、折旧费用及摊销费用、燃料与动力等直接生产成本,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四费”支出,实际成本还要额外再加上3万元左右。
实际上,在电池级碳酸锂跌破30万元/吨时,本报曾报道指出“接下来,锂盐厂也将正式步入‘成本比拼’的新阶段,扛不住锂价下跌的企业将率先出局。”
那么,从上述成本角度上看,哪一类企业具备更强的安全边际?
4月2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表示,“碳酸锂价格实际成本在3万元/吨左右,目前已经跌到25万元/吨左右,今年价格还将快速下降,甚至降到10万元/吨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3万元/吨属于业内最低的成本水平,并不能代表行业平均成本水平,王瑀给出的成本数据可能也需要更新。
截至目前,共有11家锂矿、锂盐类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剔除天华新能(无具体产销量)、西部矿业(未并表)和川能动力(未披露)后,并按照锂盐业务成本和销量计算,其他9家企业平均生产成本为12.65万元/吨。
进一步对比2021年数据可知,2022年受进口锂精矿上涨影响,行业平均成本提升十分明显,采用上述同样方法计算的2021年9家样本企业平均成本为4.78万元/吨。
有数据可查,能够达到上述3万元成本的上市公司只有盐湖股份、藏格矿业,这两家公司2022年碳酸锂直接成本只有3.05万元和3.15万元。
天齐锂业、永兴材料两大矿端龙头,由于原材料高度自给,成本则保持在5-6万元/吨左右。
其他具备参考价值的是吉翔股份,公司产销规模较小,原材料依靠外购,2022年成本高达27.8万元/吨。
这也是上述头部企业反馈仍然正常生产的原因,即便碳酸锂现货跌到10万元/吨,这类企业仍然有利可图。
外采原料的中小型企业,则会因成本线被击穿而主动减产、停产,进而帮助市场供需关系重归平衡。
暴跌之因
锂盐市场价格体系较为混乱,仅以SMM价格数据作为观察对象。2月底,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约39万元/吨,至今仅短短一个月多点时间,其均价就已来到了21.5万元/吨。
对此一位锂盐行业人士“吐槽”称,“碳酸锂再跌1万”这个新闻感觉每天都在发,现在锂就是狗不理。
需要指出的是,锂价前期上涨时也呈现出上述“非线性”波动的特点,并于2022年初的27.5万元迅速涨至同年3月末的50万元。
为何碳酸锂的价格波动会如此剧烈?
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锂盐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价格体系尚不完善。
事实上,碳酸锂这个小众原材料开始走向大众视野,也只是从2015年算起。这使得当前市场各方缺少统一、权威的价格参考,也就无法对未来价格形成有效的预期管理,最终致使碳酸锂价格巨幅波动。
此外,除了上述成本端各家企业千差万别外,目前已知的价格端也极其复杂和混乱。不同市场、不同等级、不同原料类型的产品,其价格都存在一定幅度的价差。
按照价格类型划分,包括了上述报价机构统计的市场均价,以及贸易环节实际成交的散单价格,后者虽然单笔成交规模普遍较小,却是最能反映市场细微变化的价格样本,近两年其价格走势多领先于前者。
按照市场划分,则包括上述追踪现货价格的市场价格,以及本轮上涨周期推出的远期现货合约。
按照不同产品等级划分,工业级、电池级、准电池级价差明显,同一等级产品按照矿石料、卤水料、回收料价格也不同。
事实上,目前碳酸锂市场并无一个公开、透明和统一的权威价格,同时市场价格体系也只发展到了现货、远期阶段,缺少期货价格管理市场预期。
除了上述市场本身的原因外,还有行业供需关系和市场心理预期迅速改变等因素。
“需求在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供应还在持续增长,这是价格快速下行的主要原因。”SMM新能源研究团队反馈称。
该机构还指出,目前的低需求主因是新能源车企在去年第4季度产量大幅增加,且燃油车降价销售短期内会抑制新能源车增长。虽然整体销量也在增加,但最终1-2月份库存是处于累积状态。
这与前述上游企业反馈的高库存情况,也保持一致。
此外,碳酸锂价格下行之后,终端车厂等群体对电池厂的提货节奏较预期有不同程度的放缓,电芯厂对正极的提货、正极对锂厂的提货,以及采购均延后且均尽可能降低安全库存体量。对锂盐价格预期下行的心态,也放大了各环节当期采购需求的下降数量。
何时见底?
基于以上行业变化,锂盐企业主动减产,甚至是停产也是在预期当中。
而其中关键是,现阶段是否出现大范围的减产?以及减产所带来的供给减少,能否有效帮助锂价止跌?
虽然有媒体报道“宜春四大云母提锂企业中一半已经选择了停产”,但是从前述头部企业和业内人士反馈情况来看,现阶段企业减产范围还较为有限。
除了上述几家头部企业的回应外,曲音飞表示,“江西地区多数企业确实出现停工减产的现象,综合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并非每家都是如此。”
上述SMM新能源团队也指出,“目前国内有少数小型锂盐厂停产,以及大型锂盐厂减产”,预计目前国内25%到30%的产能处于明显亏损状态,这部分亏损的产能,主要来源于外采锂辉石精矿与锂云母精矿的锂盐企业,他们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高价库存,现采的锂矿按照生产周期以及销售价格来算也是会有成本方面的亏损。
不过,成本只是判断商品价格底部的一个辅助因素,历史上周期行业长期运行在成本线以下的案例不胜枚举。
反观锂盐行业,现阶段也只是出现少数外采锂辉石、锂云母的企业出现局部亏损,惨烈程度似乎远未到产能大范围退出的局面。
所以,还需要从库存等行业指标进行观察,等到库存掉头向下并确立拐点后,才标志着供需关系发生实质性好转。
遗憾的是,目前仅有少数机构追踪锂盐库存数据,同时由于样本数据等差异也很难精准反映社会库存变化。
而对于库存数据,SMM人士今日给出的反馈为“暂时还难以确定库存高点,3月至今也未出现明显下降。”
不过,鑫椤锂电4月4日指出,经过近3个月持续消化,国内碳酸锂市场库存在逐步下降,目前青海地区碳酸锂库存较前期高位下降3-4成,下游不少企业也基本处于低库存状态,碳酸锂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增强。
曲音飞也反馈称,“虽然没有社会库存数据,但是从厂库库存来看,江西地区清库较为明显。”
相对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部分企业的减产,市场供需再平衡已经开启。
此外,随着近两个月的加速回落,电池级碳酸锂也已经来到了宁德时代“返利计划”的20万元/吨结算价,同时远期合约虽然至今尚未止跌,但是在15万元/吨左右也出现了阶段性横盘走势。
加之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高点就在17万元/吨附近,市场可能正处于寻找和确认底部的过程中,毕竟新能源增长的大趋势并未改变。